近年来,从动画片《大闹天宫3D》《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到故事片《战狼》系列《红海行动》《流浪地球》等电影,在为中国观众带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当代英雄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家对于具有中华文化特色和中华美学风格的“超级英雄”电影的持续关注。“超级英雄”类电影是如何诞生的?未来,如何打造中国式的“超级英雄”电影?
来源 | 《人民论坛》杂志及人民论坛网(rmltwz)
转载请注明来源
“超级英雄”电影的起源
1978年,美国华纳兄弟影业公司根据美国“超级英雄”系列漫画创作改编的故事片《超人》创造了3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奇迹,由此开创了“超级英雄”电影类型。而随着《超人》系列故事片的相继问世,以及此后《X战警》《蝙蝠侠》等同类故事片的诞生,“超级英雄”电影类型得以逐步完善,并成为好莱坞电影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电影类型,其票房收入也大幅度增长。
进入21世纪后,美国的“超级英雄”电影类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题材、内容和人物更加多样化,诸如《金刚狼》《蜘蛛侠》《钢铁侠》《绿巨人》《美国队长》《雷神》《正义联盟》《复仇者联盟》等一系列“超级英雄”电影相继问世,这些影片不仅在世界各国电影观众中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也为好莱坞赢得了丰厚的票房收益。好莱坞的“超级英雄”电影已成为美国电影文化的一个重要品牌,其影响力不可低估。
美国好莱坞之所以要大量拍摄“超级英雄”电影,一方面是因为该类型电影集中而生动地展现了美国的国家形象,并体现了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和审美观。在多数“超级英雄”电影主人公身上都有超越普通人的特殊能力和强烈的正义感与牺牲精神,他们为了匡扶正义、击败邪恶、拯救人类或挽救他人,随时准备进行出生入死的忘我战斗,而不管对手有多么强大,最终他们总是胜利者。这些影片既能潜移默化地强化年轻一代美国电影观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也能在海外电影市场传播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另一方面,由于“超级英雄”电影是先进的电影科技手段与大投资、大明星、大场景有机融合的好莱坞大片,在世界电影市场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可以不断为电影制片公司和投资人盈利,有丰厚的经济回报,所以好莱坞各电影制片公司对于拍摄此类影片都非常积极踊跃,往往乐此不疲,接二连三地推出各类题材内容的“超级英雄”电影系列。
中国式“超级英雄”形象
在海内外观众中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由于英雄情结是全世界各个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共同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崇拜的英雄,所以在世界各国的电影创作中,也都有一些不同文化特色和美学风格的“超级英雄”电影。尽管这些影片的影响力没有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的影响力那么大,但是,它们也以各自的艺术风貌展现了各民族电影文化的独特魅力。
回顾中国电影的创作发展历程,也曾先后出现过一些被广大观众认可和喜爱的“超级英雄”电影(或准“超级英雄”电影)。无论是动画片《大闹天宫3D》《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所创造的降魔除妖、威力无比的孙悟空之独特形象,还是一系列塑造霍元甲、黄飞鸿、叶问等武术大师、侠客义士艺术形象的影片,抑或是近年来颇受观众欢迎和好评的故事片《战狼》系列、《红海行动》《金刚川》等所刻画的特种兵冷锋、蛟龙突击队、志愿军战士等银幕形象,都很好地塑造了一些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超级英雄”形象。这些影片所讲述的中国故事和塑造的“超级英雄”形象,在海内外广大观众中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具有中华文化特色和中华美学风格的“超级英雄”电影同样也可以赢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并开拓很好的电影市场。
简括而言,中国之所以仍需要不断地创作拍摄一批“超级英雄”电影,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英雄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是激励人民大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而铭记和弘扬英雄精神则是永葆中华民族战斗力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而在各类文艺样式中,由于电影创造的银幕形象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所以创作拍摄具有中华文化特色和中华美学风格的“超级英雄”电影,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非常迫切了。
其次,创作拍摄“超级英雄”电影是国产电影创作生产更加多元化发展的需要。由于当下电影观众的审美娱乐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为了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文化背景的电影观众群日益多样化的审美娱乐需求,国产电影创作在题材、内容、类型、人物、风格等方面也要实现更加多元化的创作策略。尤其是当下观影方式已经多样化,除了进影院看电影之外,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也可以看电影。故而为了吸引更多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能买票进影院看电影,在国产电影创作生产中自然也需要拍摄各类具有中华文化特色和中华美学风格、人物形象具有独特吸引力、视听造型具有特殊震撼力的“超级英雄”电影。此类影片一般都是大投入、大制作、大场景的影片,只有在电影院里观赏,才能获得独特的审美娱乐享受。
另外,创作拍摄“超级英雄”电影是电影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如前所述,“超级英雄”电影具有广阔的电影市场,喜欢看此类型电影的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很多,而美国“超级英雄”电影往往称霸全球电影市场。为此,中国电影若要确保在国内电影市场上,并能走出去在国际电影市场上争取更多的票房份额,就要以题材、内容、人物和风格独具特色的国产大片与各类好莱坞大片进行竞争,其中国产“超级英雄”大片就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红海行动》剧照
中国银幕需要什么样的“超级英雄”?
我国电影界在“超级英雄”电影的创作拍摄方面也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和探索。从动画片《大闹天宫3D》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从故事片《霍元甲》系列、《黄飞鸿》系列、《叶问》系列、《战狼》系列到《红海行动》《金刚川》等一批具有中华文化特色和中华美学风格的“超级英雄”电影,无论是古代神话题材和近代武侠题材,还是现实生活题材;无论是动画片拍摄,还是故事片创作,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当下创作拍摄更多“超级英雄”电影来说,显然是十分有益的。
首先,国产“超级英雄”电影的题材、内容、人物、风格等应该充分体现出中华文化特色和中华美学精髓。在此类电影的拍摄中,我们既要学习借鉴美国“超级英雄”电影的创作经验,但又不能简单照搬和一味模仿,而应该立足本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从中国悠久的历史故事和丰富的现实生活中开掘出可以创作演绎“超级英雄”电影的题材内容。应该看到,几千年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孕育了无数英雄豪杰,他们的爱国情怀、英雄事迹和斗争精神就是“超级英雄”电影最好的素材。例如,中华武术历史悠久,门派众多,英雄辈出,根据一些真实的历史英雄人物事迹创作改编的武侠片,如《霍元甲》系列、《黄飞鸿》系列、《叶问》系列等不仅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功夫的强大威力和武术大师各自的独门绝技,而且也很好地表现了他们匡扶正义、惩治邪恶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又如,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古代神话故事也曾塑造了不少独具特色的英雄形象,据此改编拍摄的“超级英雄”电影也能充分显示中华文化特色和中华美学精髓。就前者而言,无论是《水浒传》里的武松等人物,还是《三国演义》里的关羽等人物,都曾是历代民众崇拜的英雄,他们不仅有高超的武艺和出众的胆识,而且嫉恶如仇、爱憎分明、重情重义。根据这些人物改编拍摄的影视作品不少,也颇受广大观众欢迎。就后者而言,如动画片《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所塑造的别具特色的孙悟空的动画形象,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其次,国产“超级英雄”电影创作还应该注重于现实,努力塑造更多具有时代特点、生活气息并能体现主流价值观的“超级英雄”银幕形象。现实生活题材领域里的创作虽然颇有难度,但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因为此类题材的创作既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电影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所在。近年来,面向现实生活创作拍摄的《战狼》系列、《红海行动》《烈火英雄》《流浪地球》《金刚川》等一些“超级英雄”电影,成功塑造了像特种兵冷锋、蛟龙突击队、救火消防员群体、航天员刘培强、志愿军战士等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强烈生活气息并体现了主流价值观的“超级英雄”银幕形象,他们虽然没有像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里的主人公那样拥有超自然能力或者保证超能力的各种装备、武器和技术,但他们超越常人的勇敢、忠诚、担当和牺牲精神,以及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专业技术能力却是普通人所不具有的,这些“超能力”在影片里得到了很好的展示与表现,成为这些英雄形象感人的艺术魅力所在。
另外,国产“超级英雄”电影还应该充分运用先进的电影科技手段,使之在视听造型等方面能与好莱坞同类大片相媲美。由此既能更好地塑造“超级英雄”的艺术形象,也有助于增强影片的观赏性和吸引力。应该看到,美国的“超级英雄”电影都有高端的特效技术和强大的后期制作技术作为支撑和保障,舍此,这些影片也无法显示其引人的艺术魅力。显然,这与美国强大而完善的电影工业体系是分不开的。我国的电影科技和电影工业体系虽然较之以前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已经能够拍摄出《流浪地球》这样艺术水准和技术品质都很好的科幻片,但是与美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为此,在电影科技和电影工业体系建设方面,我国还需要狠下功夫,迎头赶上。应该看到,没有先进的电影科技手段和强大的电影工业体系作为支撑,国产“超级英雄”电影的艺术水平和技术质量都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与进一步的提升。
总之,中国苦难辉煌的历史,曾涌现了无数英雄豪杰;中国崛起复兴的历程,也会出现千千万万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这样的历史和现实,为具有中华文化特色和中华美学风格的“超级英雄”电影的创作拍摄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们期待着有更多这一电影类型的好影片问世。
上文略有删减
选自 | 《人民论坛》杂志
作者 | 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周 斌
原标题 | 中国荧幕需要什么样的“超级英雄”?
新媒体编辑 | 王思楠
原文责编 | 于洪清
你可能也喜欢
- 今日赛事推荐:荷兰VS土耳其
- “强国有我”,用青春将中国的未来照亮!
- 孙一文结束东京奥运之旅回国,晒隔离酒店环境:“我回到祖国温暖的怀抱啦”
- 屯粮,屯粮,家里有粮心里不慌
- 人民日报钟声:美国没有资格充当“人权判官”
- 时隔20年再度闯入全运会四强,浙江体彩男排要创造新历史
- 《逐梦蓝天》:读懂中国航空人壮志凌云的奋斗史心灵史
- 盘点分析柯南主线人物——诸伏景光(苏格兰威士忌)
- 海马汽车两家子公司完成工商变更及更名
- 「看点」第11比赛日:跳水梦之队再出击 王春雨将创造历史
- 初中生喜迎“好消息”,中考或将被“取消”,家长对此看法不一
- 传收购天珑科技,天音控股提前大涨220%,监管质疑:信息泄露?内幕交易?
- 18岁华裔英国小将杀入美网决赛!罗马尼亚父亲中国母亲,她偶像李娜
- 北交所个人投资者资金门槛50万元 即日起启动预约开户
- 除了打仗开丰田皮卡,塔利班士兵还喜欢“猎豹”球鞋、多芬香皂和海飞丝
- 锂电专利战争:欧美、日韩围剿,中国换道超车
- 打破物理和数字的结界,与欧美巨头角逐千亿市场,这家中企做到了
- 自主创新,中国高铁征途如虹
- 智能硬件业务同比增长40.72%科大讯飞消费者业务发布全新品牌主张
- 赞比亚反对党领袖希奇莱马在总统选举中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