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山东老人持枪支,民警上门收缴被拒:看看这张纸条

admin2023-03-28新闻127

1996年9月,山东济南政府接到群众举报。

被举报人:一位70多岁的老人

举报原因:老人常年持有两把手枪

令人奇怪却是,在民警和老人交谈一番后,不仅没有没收枪支,反而对老人肃然起敬。

自1996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起,就意味着我国开始了全面禁枪。

因此,当地有关部门在接到举报后,对此事高度重视,派警方快速出警一起前往这个老人的家中。

“您好,请问是滕西远老先生吗?”

“是,你们是来干什么的。”

“我们接到群众举报,说你家里现藏有枪支,您知道私藏枪支是违法行为吗?”

“如果您家中有,希望能够如实上缴。”

不成想,这位70多岁的老人在听完警察说的话后,却面色如常的回到屋里,拿出一个木质的盒子。

老人将盒子打开,招呼警察们进来看,只见盒子里确实放着两把锃亮的手枪。

不仅如此,还有一把老式匕首,一看就是精心擦拭过的。

警方原以为老人是准备上缴,就想把枪支尽快装起来。

谁知老人却制止了他们的行为,还拿出了一个纸条说:“警察同志,你们先别着急,我这个抢是合法的,我给你们看个东西。”

老人正说着从木匣盒子的夹层里,掏出了一张泛黄的纸张。

民警们都看向这张纸,上面印着:

“中国人民解放军六零二零部队信笺”,紧接着写有:“须知,(一)凡持枪者......”

原来这是解放军6020部队为老人开的持枪须知。

此时,老人站在一旁向民警讲述了这两把枪背后的传奇故事......

1925年,在那个战乱的年代,老人出生了,家人为他取名滕西远,滕西远在家中排行老三,上面是两个哥哥,下面有两个弟弟。

滕西远的父母都是农户出身,家庭生活本就贫苦,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家人的生活更是举步维艰。

父母辛苦操劳了大半辈子,终于扛不住生活的重压,在兄弟五人还小的时候就撒手人寰,只剩下五个兄弟相依为命。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两个哥哥为了能让弟弟们吃饱,不怕苦不怕累的到处帮别人做工。

可即便是这样,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依旧很难解决温饱问题。

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是以乞讨为生。

最终走投无路的大哥选择了入伍参军

在那个时候,滕西远最期待的事情就是等着大哥归来,因为大哥只要一回来,就代表他们能吃饱饭。

而且大哥还会给他们讲一些他在军队里发生的新鲜事。

每当大哥讲到上阵杀敌时,更小滕西远是聚精会神,大大的眼睛里全是向往。

每当这个时候,他都会坚定的自言自语:“我以后也要像大哥一样上阵杀敌,保家卫国。”

不久,二哥也参军了,家中就只剩下小滕西远和两个年幼的弟弟,滕西远经常一家一家的挨着乞讨,就为了让两个弟弟吃饱。

可当时,刚刚经历日军全面侵华,当原本就风雨飘摇的中国更加承受不住重击

人们也越来越吃不饱饭,哪还会有多余的粮食分给小滕西远呢。

滕西远三兄弟只能每日饿着肚子,终于,年幼的五弟饿死了。

滕西远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一直摇晃着弟弟的身体喊着:“老五,你再撑一会,哥哥去给你找吃的,呜呜呜,不要死啊。”

可惜弟弟再也不会睁开眼睛甜甜的喊三哥了。

弟弟的惨死就像是一个导火索,让滕西远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愤怒。

这一路走来,滕西远看到了太多太多同胞惨烈的死状,以及日军各种惨无人道的行为。

他厌烦了这种以乞讨为生,躲躲藏藏的日子,他想要像大哥二哥一样在战场上杀敌,正面对抗日本军队。

他知道只有入党,跟着中国共产党的脚步走,才能实现心中的目标。

因此,年仅13岁的滕西远毅然决然参军!

他找到了当地的革命队伍,站在莱芜县大队领导刘子正的面前说:“我想要成为一名八路军战士,像你们一样上阵杀敌。”眼神异常坚定。

可惜他的年龄太小了,刘子正拒绝了他。

可他没有因此放弃,反而每天都来刘子正的面前表决心。

不仅如此,他还自主的在街上观察日军行动,自认为有用的就来报告给刘子正。

终于打动了领导刘子正,同意了他的入队申请。

不过没有给他配枪支,而是给了一把匕首。

这个匕首就是老人放在匣子里珍藏多年的匕首,这是他成为一名八路军开始的象征。

随后,刘子正还让他接着收集情报,因他大胆有经验,情报工作做的非常出色,所以队里的人都非常喜欢他,把他当做小孩子看待。

因他皮肤黝黑,身材瘦小,大家都戏称他为“滕黑子”。

对于这个称呼,滕西远笑哈哈的接受了,他认为这是大家认同他的表现。

不久就到了1940年春天,这一年发生了很多大事,而滕西远所在莱东县也遭到了日军的突然扫荡,日军抓了很多人。

虽然滕西远和另外两名同志侥幸逃了出来,却在不远处又遇到一名落单的日军。

他们三人都发现了此人,却没有惊慌,而是互相对视一眼,明白了对方心里的想法:“杀了他!”

滕西远看起来最为弱小,所以由他来当诱饵。

日本鬼子一看见这又小又矮的八路军,就没当回事,直接就追着滕西远来到埋伏之地。、

早已准备好的两名同志,还没等鬼子反应过来,就直接扑上去按住了他,这时,滕西远手持匕首将鬼子一刀毙命。

除掉这个鬼子之后,三人就向大部队找去,他们走到了八路军第四支队廖荣标的根据地,向他讲述了一路的遭遇。

当廖荣标听到竟是这个小孩自杀了鬼子,十分吃惊。

不久滕西远的英勇事迹就传遍的整个队伍,所有同志都在见到这个小战士时对他夸奖一番,这让滕西远骄傲不已。

平静日子还没过几天,鬼子军就扫荡到了廖荣标的根据地,滕西远和大部队的八路军一起在战场上厮杀着。

就在我军和鬼子军僵持不下的时候,滕西远的目标锁定到了鬼子的通讯兵身上,他想如果自己切断了鬼子军的指挥,是不是打鬼子就容易多了。

于是,他直接拿枪瞄准了正在挥旗指挥的鬼子兵。

几枪下去,打乱了日军的指挥系统,大部队趁着这个机会,开始向日军发动反击。

滕西远刚开始只是在后面打掩护,后来看到很多同志都在日军的猛烈下,倒在血泊之中,他再也忍不住,拿着匕首就冲了上去。

即使是在受伤的情况下,也有一种要拉两个陪葬的决心,拽着鬼子不放,发狠似的拿匕首捅向敌人,终于,赤手白刃的杀死了敌人。

在这次战役中,我军大获全胜,不仅击毙了很多敌人,还缴获了一大批的弹药武器。

而获胜的关键离不开滕西远的机智,他被授予了一等功,廖荣标亲自夸奖他:“你个滕黑子,看着瘦弱,杀起鬼子来毫不手软啊,好样的!”

话毕,还将自己的配枪给了滕西远,一把德国制造的驳壳枪,这就是后来在匣子里的其中一支枪。

经过了漫长的抗日战争,中国终于迎来的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时候滕西远已经20岁了,他不再是以往了小滕黑子,而是成长为一名勇猛的解放军炮兵连连长。

虽然抗战胜利了,但国家内战仍没有结束,滕西远依然在战斗着,他被派到了国民党整编第11师。

在一次执行任务时,滕西远率先到达了哨所处,他在那里发现不远处有敌军在偷偷埋伏,于是准备立刻返回通知主力军。

可转念一想,从这里到主力军所在的地方大概需要三十分钟的路程

自己这一来一回耽误时间太长了,到时候敌军的阴谋诡计肯定已经得逞。

所以他停住了脚步,在原地静静的思考着,他一定要尽快把敌人歼灭才行。

可哨所只有他和两名警卫,连武器也是极少,该怎样对抗对面的这支强大的队伍呢?

突然一个计谋涌上心头,滕西远决定用空城计

他指挥两名警员不断鸣枪给大部队通风报信,自己则是把仅剩的三枚手榴弹向敌人扔去,让敌人以为他们有很多人,嘴里还喊着:“放下武器,你们被包围了。”

摸不清楚这边状况的敌人一直按兵不动,滕西远看到此情景知道自己这法子用对了,只希望大部队能在对方没有反应过来之前赶到。

终于,滕西远等来了主力军部队,将这支埋伏的敌军一举歼灭,不仅没有让敌人的阴谋诡计得逞,还收缴了一批先进的武器装备。

此战一出,滕西远再次立功。

华野副司令粟裕将军亲自为其颁奖,授予了他一等功,同样也是送给了他一把手枪,这就是后来匣子里的另外一把枪。

此后,滕西远就一直跟随着大部队,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一系列的战争,他始终都是英勇机敏的。

经过漫长的十年,内战终于结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滕西远看着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讲话,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我做到了,我做到了,我像哥哥们一样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从没有一刻退缩过,中国胜利了,真好。”

之后人们迎来了平静祥和的日子,但是作为解放军的滕西远却依旧不能结束战斗。

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后,朝鲜战争爆发了。

原本只是朝鲜半岛上南北双方民族的内部之间的战争,可美国却在这时搅进内战之中,打着联合国的名义支援韩国地狱朝鲜的进攻。

美国的这一行为严重威胁到了我国东北边境,刚刚成立的中国肯定不能再让别的国家进攻了,于是开启了抗美援朝的战争。

滕西远就在抗美援朝的队伍中,据滕西远老先生回忆,他一共在朝鲜呆了三年,这三年里,他最大的感受就是饿、冷、苦。

当时朝鲜地区气温是零下十几度,一眼望去都是冰天雪地的世界,常常因为大雪阻碍,没有足够的粮食来供给战士们的温饱需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只能储藏土豆来填饱肚子,可是气温太低了,土豆都被冻的梆硬,只能通过吃雪来顺难以下咽的土豆。

土豆吃完了怎么办,也不能生火的条件下,他们就只能干吃生面粉。

这还不是最难熬的,武器装备的巨大差距才是最致命的痛,我军当时只有小米加步枪,而美军却有飞机坦克。

即使是这样,我国的战士们还是不畏惧生死,勇往直前,抱着必死的决心多次击退敌人。

1953年3月的一次战斗中,滕西远遇到了一辆美军的坦克,坦克的巨大使我军根本没有任何的反抗能力,刚靠近就会被碾压在坦克的齿轮下。

战友们一个一个的倒在血泊之中,滕西远双手握紧,眼睁睁的看着战友们血红的身躯,恨自己的无能为力。

他实在忍不住了,抱着必死的决心,趁战友们不注意,自己拿着炸药包走向了敌军坦克。

他知道正面对抗是无法撼动坦克分毫的,于是就悄悄埋伏,趁一个机会,敏捷的将炸药包挂在了敌军的坦克上,自己快速滚落到另一边。

终于,敌军坦克被炸毁了!从此,滕西远成为了我军当中有名的“爆破英雄”。

结语

1963年,他脱下军装,回到了家乡,为家乡做建设。

1982年,解放军部队授予了老人持枪资格证。

老人戎马一生,为党和国家奉献了一生。

直到现在,老人已经97岁高龄,但他仍然心存党和国家,依旧在创作着《淮海战役》

老人说:“这是我献给党的礼物。”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